本报讯(特约记者刘长宗记者庄电一)宁夏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广电总局、文化部确定的农村电影放映目标,且将实现这一目标提早了5年。1999年前10个月就放映电影5.6万多场,其中农村每村21.7场,达到近7年来最高水平。看电影在宁夏农村真成了“家常便饭”。
宁夏是“老少边穷”地区。前几年,受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制约,农村电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农村电影放映队陷入瘫痪状态,农民看不上电影问题相当突出。在种种困难条件下,宁夏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农村电影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有效地遏制住了农村电影市场下滑的趋势,解决了长期的“放映收费难”、“队伍巩固难”、“购片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难题”。自治区政府正式出台的在每年增加的文化事业费中辟出专款补助购买拷贝;将连续从事放映工作满10年、现在工作的农民放映员全部转为农民合同制工人;在保持现有电影经费投入不变的同时,从有条件的村级公益金中每人每年提取1元用于农民包场放映电影;此外,为扶持农村电影事业,自治区文化部门把16毫米影片经营权放给县市经营,把自治区电影公司库存的16毫米新旧影片全部无偿调拨给各县、市使用,而且不上交收入。以及从城市影院电影放映每张票的收入中提取3—5分钱作为县级电影公司经营16毫米影片的补贴等措施,都促进了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同时,宁夏电影行业在宁夏宣传文化系统最早享受了税利返还政策。
现在,全自治区农村电影的141名农民放映员都已转为农民合同制工人。同时,由于得到财政补贴,缓解了县级电影公司购片的困难,新电影投放量大增,有关部门还共同筹措资金近百万元更新电影放映设备。有关部门还针对宁夏多数县县小人少、拷贝剩余的情况倡导各公司联营购买拷贝、互相调剂、既节省了资金,丰富了节目,又提高了影片的使用率,经济贫困的固原地区电影分公司,联合辖区6县以入股方式组建农村16毫米影片交易中心,作了有益的探索。
在政策扶持的同时,宁夏文化部门和电影发行单位,精心策划了多次全区性电影活动,推动农村电影整体繁荣。农民电影节、“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农村电影汇映”等有特色的活动在农村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赞誉。